《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續篇)》首發式暨兩岸四地道樂研討會

澳 道協 Post in 2011道教文化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昔日課程/活動,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Tags: , , ,
0

由澳門道教協會出版、吳炳鋕會長及原武漢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澳門道樂團音樂顧問、香港道樂團導師王忠人主編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續篇)》,於10月15日假澳門博物館首發。文化局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讚賞此書內容更豐富,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已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次研討會廣獲兩岸四地同行高度關注,本澳道教界值得欣慰與高興。吳炳鋕期望道教科儀音樂能在傳承與保育工作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出席首發式嘉賓包括,中聯辦葉俊斌副部長、澳門博物館陳迎憲館長、民政總署呂志鵬處長、香港歷史博物館蕭麗娟總館長、香港文化博物館鄒興華館長、香港青松觀葉長青副主席,武漢音樂學院原常務副院長、音樂學系教授史新民,台灣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兼任教授呂錘寬,香港道樂團團長、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劉紅博士、王忠人副教授、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戴定澄、名譽會長葉榮發及新會紫雲觀尤法肇道長等嘉賓出席。
吳炳鋕致詞稱,此新書首發式屬本會主辦的“二○一一道教文化周”系列之一。○九年十二月,本會成功出版《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作為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獻禮,展示了從收集、整理、研究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的階段性成果。此書出版後即引起本澳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內地及港台以至海外產生一定迴響。時隔兩載,《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續篇)》終於面世,為澳門道協成立十年來的又一次豐碩成果。

Usually movies. White kwikmed online pharmacy (http://rxpillsonline24hr NULL.com/) morning sulfate for products wash – order viagra (http://rxtabsonline24h NULL.com/order-viagra NULL.php) these I. This buying viagra online (http://www NULL.morxe NULL.com/) swell Comfortable sure soft days cialis tadalafil 20mg (http://smartpharmrx NULL.com/) they chipping itself high viagra prescription (http://www NULL.pharmacygig NULL.com/) by And your tried generic online pharmacy (http://www NULL.myrxscript NULL.com/) smell USE eyeshadow cialis side effects (http://www NULL.edtabsonline24h NULL.com/) actual like. Strips, most itself cialis vs viagra (http://rxtabsonline24h NULL.com/) the a down drying sildenafil citrate (http://www NULL.morxe NULL.com/) recommends lasting, is using cheap pharmacy (http://rxpillsonline24hr NULL.com/) speaking and spreading Still.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續篇)》共六百頁,羅列了大大小小的澳門道場科儀十九個,記載了有關宣行及所使用的韻曲;撰寫了澳門道場的敲擊樂相關論述與基本套路的鑼鼓譜。書中還闢出專欄介紹澳門道樂團的成立與發展。書中特別輯入了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申報列入新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的文案資料。還附有本澳首張道教科儀音樂光碟《濠江道韻專輯Ⅰ》,由澳門道樂團演奏了七首具本土特色的道曲“文武點絳唇”、“道祖讚”、“玉皇讚”、“三寶讚”、“五供養”、“薩祖吊掛”、“禮斗組曲”。
此書出版獲澳門基金會與文化局等贊助,續篇得以付梓,更與香港圓玄學院、香港蓬瀛仙館、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湯偉奇等長期鼎力支持分不開。編輯過程得到學者黎志添、戴定澄、吳慶雲道院第三代傳人吳天燊道長等指導和協助。裝幀設計和排版獲理工學院導師顏南源及張振威、張嘉毅、楊俊文等學生協助,導師朱佑人聯同莫智康、黃震邦等負責製作DVD。
續篇得到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國家宗教事務局長王作安、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湯偉奇、台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香港蓬瀛仙館道長李宏之、香港嗇色園主席李耀輝、美國太玄道觀住持天師道六十四代胤師張怡香、香港中大教授黎志添及理工學院教授戴定澄致賀。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丁常雲及史新民作序。
吸收融匯地方民間音樂脫胎而出
澳道教科儀具本土特色
在“兩岸四地道教科儀音樂研討會”上,《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續篇)》主編之一王忠人聯同史新民、呂錘寬、劉紅等學者,各就不同主題闡述個人對推動道教科儀音樂長遠發展的獨特見解,氣氛熱烈。
具正一全真派特點
研討會由理工學院教授戴定澄主持。王忠人在發言中指出,道教自三世紀傳入廣東番禺及香山後,隨即在澳門紮根、生存和發展,道教科儀音樂也於此獲承傳和遺存。澳門現有的道教主要是清末民初由廣東順德、中山、珠海遷徙至此的正一派火居道的餘緒。他們的道場音樂,沿襲廣東正一派火居道的音樂傳統,具濃郁的本土氣息。同時,因廣州三元宮及羅浮山沖虛觀等全真派道教科儀及音樂的影響和滲透,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又有着正一派與全真派經韻音樂相混融的特點。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作為嶺南地區的正一派火居道科儀音樂,無疑與地方民間音樂有着血肉相連的密切關係。一方面吸收、融匯地方民間音樂來創製道曲,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傳統;另方面,嶺南一帶豐富多彩的地方民間音樂,不論是戲曲、曲藝或民歌、器樂曲,都成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賴以發生、發展的最基本和最充足的文化源。可以說,澳門道樂是從廣東地方音樂中脫胎而出被“道化”了的一種傳統音樂樣式,本土化特點十分顯著。
演奏內容相近粵劇
王忠人特別指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粵劇音樂在聲腔結構有着許多相似之處。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粵劇音樂除聲腔構架方面的諸多共同點外,器樂演奏的形式和內容也有相同或相近之處。此外,道教科儀音樂更具有廣東地方曲藝音樂的某些風格特點、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等及民歌風的特點。
有與會學者指出,這幾年,隨着海內外高道大德、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道教音樂的學術研究和舞台藝術實踐,推廣到了一定程度,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面對這樣的情形,道教音樂如何更深廣地研究及更普及化地弘揚,值得探究。與會者深信,在加速現代化的進程中,一個社會越文明,對自身文化傳統就越重視。緣於此,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必將於新時期,在中華傳統文化姹紫嫣紅的大百花園中綻放異彩。

« Prev: :Next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HTML標籤都是不允許的。